WEC-WEDA@foxmail.com
武汉企业联合会
武汉企业家协会
首页
关于两会
两会简介
两会章程
通知公告
会刊速递
两会动态
市会快讯
区会快讯
商会快讯
企业之家
雇主工作
雇主简讯
百强企业
党群工作
企业视野
大事纵横
观察思考
调查研究
政策法规
企业先模
企业之星
劳模风采
管理创新
网上报名
会员申请
活动报名
联系我们
大事纵横
首页
>
企业视野
>
大事纵横
武汉召开科技创新大会
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十大行动”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
2021-08-06 10:06:16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3月29日上午,武汉市隆重召开科技创新大会。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出席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凝心聚力、勇攀高峰,勇担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使命,全力以赴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为打造“五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大武汉提供坚实支撑,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主持会议。
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涛通过视频发来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等部分在汉两院院士、专家走上红毯,并在主席台就座,接受来自城市的最高礼遇。
会上发布了武汉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公布了首批“卡脖子”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榜单,5个湖北实验室牵头组建单位与落地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院士引领十大高端产业部分项目现场签约。市领导还与院士专家一同为“武汉黄鹤英才”、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代表颁发证书。
王忠林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在汉高校院所以及广大科技工作者长期以来大力支持武汉经济社会发展表示感谢。他说,广大院士专家、高校院所是武汉最宝贵的财富。近些年,武汉将科技创新作为重中之重强力推进,一批“国之重器”凝聚武汉贡献、一批“国宝级”科学家成为武汉骄傲、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加速推进、一批“国家级”基地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崛起、一批“全国领先”科技成果彰显疫后重振力量,这些都离不开大家的心血、智慧和汗水。
“武汉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理应在科技自立自强上承担更大责任,迈出更快步伐。” 王忠林说,回望过去一年,我们抚平创伤,靠的是科技创新;展望武汉未来,我们创造奇迹,还是要靠科技创新。当前,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只有科技创新拔得头筹,才能在全球城市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科技创新快人一步,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城市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科技创新棋高一着,才能在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抢占要塞之地。全市上下必须永葆攀登高峰的豪气,坚决扛起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使命,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主导战略,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十大行动,努力塑造武汉在全国科技创新版图中的领先地位,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王忠林要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厚植惟楚有材的底气,用心打造“近者悦远者来”的强大磁场,建设新时代人才活力之城,以人才的风云际会助推发展的风生水起。坚持以事业聚才,树立“大人才观”,实施武汉英才“拔节行动”“学子留汉工程”“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培育集聚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坚持以政策引才,进一步解放思想,完善人才创新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促进科研人员在市内企业、高校、院所间柔性流动;坚持以环境留才,围绕“人才链”完善“服务链”,探索全面放开高端人才购房、子女入学等限制,让更多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要激发自主创新的志气,加快建设“国之重器”的平台载体,围绕构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创大走廊—湖北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创平台体系,聚人才、聚技术、聚产业、聚资本,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突出集中度显示度,加快建设东湖科学城,实现创新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打造一批“国之重器”;突出引领型突破型,加快建设湖北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突出先进性开放性,加快提升脉冲强磁场、精密重力测量等现有设施建设水平,布局建设生物医学成像、武汉光源等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为重大科技攻关提供硬支撑。
“抗击疫情,武汉是英雄之城;推进成果转化,我们也要有英雄之胆!”王忠林指出,要以思想解放引领创新突围,提振敢闯敢干的胆气,积极探索成果转化的有效路径,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要强化名校名企名城合作,用心用情服务在汉高校院所,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城市空间承载作用,探索成立联系服务高校院所的专职机构, 构筑“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协同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加快组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金融催化作用,抢抓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机遇,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提高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为创业者和投资人牵线搭桥,让他们在知音故里相遇相知、续写高山流水佳话。
王忠林强调,推进科技创新,不为一事谋、一时谋,而是为全局计、为长远计,是系统工程、非凡之事。要保持奋勇争先的锐气,努力形成活力迸发的创新生态,在全市上下营造谋创新、抓创新、促创新良好氛围,汇聚成与时代同发展、与城市共奋进的创新热潮。要按下狠抓落实“快进键”,把发展重心、要素资源、财政政策、工作力量向创新聚焦、倾斜;点燃协同创新“强引擎”,配套出台“创新地图”,促进各区聚焦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跑出创新服务“加速度”,成立创新产品推广办公室,开放更多城市应用场景,建立健全“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的包容审慎监管体系,当好创新领先用户,努力把武汉建成广大创客“首选地”、科技创新“强磁场”、经济发展“聚宝盆”。
围绕贯彻落实会议要求,程用文指出,各级各部门要紧盯“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逻辑起点,加快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变成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紧盯“第一要务”,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聚力抓攻关、抓转化、抓主体,发挥创新激活经济增长动能的“乘数效应”;紧盯“第一资源”,大兴尊才爱才用才之风,大力营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圈,汇聚强大创新力量;紧盯“第一责任”,加快推进东湖科学城、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现代化大武汉建设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
(据长江日报)
快捷导航
关于两会
两会动态
企业之家
企业视野
企业先模
网上报名
联系我们
最新动态
市两会参加武汉首届企业社会责任推选活动“云评审”
2023-01-30
市区两会组织部分企业家参加华创会中加经贸论坛
2023-01-30
市两会走访调研江夏区两会
2023-01-30
Copyrights © 2018. 武企联合网
Powered by 武汉劲捷